01初识何老师
嘈杂的教室里默默走进了一位穿着朴素、肤色黝黑、面带笑容、带有一点书卷气的中年男人。
“咦,这是谁?”
“难道是我们的遗传学老师?”
“可是不像啊,教授不应该比较白吗?”
“但是已经上课铃已经响了,没有其他老师进来了,应该就是了。”
“……”
讨论的声音渐渐变小。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遗传学老师,我叫何予卿……”
低调朴实、平易近人就是我对何老师的初印象。
何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简单易懂、风趣幽默,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引得课堂上笑声不断,并不像其他专业课那么晦涩难懂且枯燥无味,遗传学课成了我当时最喜欢的一门课。
02再见何老师
再见何老师已是一年半以后,院里要求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而我选择了He Lab。
这次见面是在何老师办公室,他声情并茂并富有热情地给我讲解了他所钻研的领域,我明显体会到了他对水稻育种的喜爱,并且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何老师身上的学者气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但和蔼可亲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一如既往。
03续写前缘
2017年9月,我终于进入了B519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有人说一个实验室的氛围以及学生的品性与导师有很大关系,对此我深以为然。实验室的师兄师姐特别热情,待人亲切,会耐心十足地指导我们实验技能,会带着师弟师妹们一起吃饭玩耍,会尽力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们就像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让人特别有安全感。
何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默默地关心照顾着我们。作为学生,一般不会和导师谈论生活情感方面的问题,但有时我们觉得何老师像拥有上帝视角,我们发生的大小事他都清楚,不经意间就会给我们惊喜。师兄师姐猜测可能是我们在实验室讨论时何老师听到了,所以能掌握我们的大部分动态。大家都调侃说以后需要帮助时可以在做实验室大声说出来,我们亲爱的何老师会帮助我们的。
在实验室的三年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何老师对水稻、育种、科研、土地的热爱。何老师经常说做研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对待实验材料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把群体构建好,把基因型和表型考察准确,打好基础,这样后续的研究才会顺利。何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每天早餐后和晚餐前,何老师都会去田里转悠一圈,看看田里秀色可餐的水稻们,和正在下地的我们唠唠嗑儿,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喝水,注意安全不要中暑。早上从田里回来大约八点时,何老师就会去实验室工作;有时在中午吃饭前,何老师也会去田里转一圈。何老师经常会在微信群里提醒某某的材料要取样啦、某某的材料要补水啦、某某的材料需要插秧啦、某某的材料需要收种啦……我们觉得何老师对我们种在地里的材料情况比我们自己还清楚。
何老师有时像我们的朋友,会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记得有一次我们播完种后夜里九点多开始下大雨,何老师带领实验室全体男生冒着大雨打着手电筒盖薄膜,忙到半夜十一点多成功拯救了我们所有人的材料,真的非常感激这群可爱的人儿们。
临此毕业之际,我马上就要离开校园,离开B519水稻分子育种组这个温暖的港湾,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何老师和我亲爱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陪我度过了美好快乐的三年。最后期待新的同学加入He Lab,水稻分子育种组绝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