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秀山 康凡)3月20日晚,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三教A105教室召开2023级本科生年级大会暨学科竞赛宣讲会。本次大会旨在为同学们详细解读本科阶段可参与的各类竞赛,分享比赛经验,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竞赛热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风建设,筑牢学术根基
大会伊始,2023级本科生辅导员康凡强调了学风学纪的重要性。他指出,良好的学风学纪是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基础,也是学院发展的保障。他呼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科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康凡强调学风学纪 李秀山摄)
精准解读,明晰竞赛路径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齐迎春针对本科阶段可参加的各类竞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齐迎春以“大学生为什么要参加竞赛”为切入点,以问启思,从国家、学校、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参与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齐迎春指出,丰富的学科竞赛为同学们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有助于深化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努力从“T”型人才向“π”型人才转变,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能力的需求。

(齐迎春进行竞赛宣讲 李秀山摄)
随后,齐迎春详细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和湖北省微生物培养皿艺术设计大赛等6项生物学科领域的权威竞赛,涵盖大赛的历史沿革、竞赛要求以及比赛形式等内容。此外,她还补充介绍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跨领域综合性赛事,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全面的竞赛信息和选择方向。
在介绍过程中,齐迎春以《点壳成金——独家酶解技术实现虾蟹壳到植物疫苗的华丽逆袭》这一获奖项目为例,深入剖析了其科技创新性与实践可行性。同时,她展示了《细胞生物学版 非诚勿扰》等往届竞赛的获奖视频作品。这些作品生动有趣,且蕴含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笑声和掌声中点燃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
经验分享,点亮前行之路
生科英才2101班的周宇欣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在参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想法萌生,到团队组建,再到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突破,她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充分展现着生科学子的拼搏精神和创新能力。

(周宇欣分享竞赛经验 李秀山摄)
周宇欣还分享了在比赛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以及如何从中汲取教训,不断调整策略,最终取得胜利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让在场的同学们对竞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励着更多学子在未来勇敢迎接挑战,追求卓越。
审核: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