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院微生物学教师参加第十八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来源: 责任编辑:梅斌 发布:2021-08-09 点击量:


(通讯员:黄凤)7月30日-8月2日,第十八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在贵阳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教学工作委员会、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省微生物学会协办。此次会议涵盖新时代微生物学一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及课程思政研究、后疫情时代微生物学 “学习革命”与课程教学“质量革命、微生物学实践技能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实训、野外实践等)、微生物学科学研究进展、微生物研究成果产业化、微生物与科学普及等六个主题。我院共有10位微生物学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4位老师做了大会报告。

我院微生物学教师代表合影

7月31日上午,我院副院长孙明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了题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研究生微生物教学》的报告。他认为丰富的学科交叉环境和宽广的师资研究背景,能够拓宽教师研究方向或学科的多元化与交叉融合,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高级微生物学对知识系统性和前沿的需求,同时满足多种学科对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体系的要求。

孙明教授作大会报告

7月31日下午,郑世学老师作了题为《<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的分会报告。郑老师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我院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微生物学》课程实施情况。该课程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注重全过程考核、思政和美育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积极,三分之二的学生积极支持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自学能力与自律性、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郑世学教授作分会场报告

8月1日上午,何进老师作了题为《从微生物学到合成生物学》的报告,何老师针对课程中容易出现的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内外参与度少、基础知识训练不够以及教学内容与现状脱节等问题,分享了通过探索性课堂实践找到的一些有效解决途径,如推崇学科名人,弘扬科学精神;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创新意识;传承创新“SPOC-课堂”教学;加强课堂内外基础知识训练;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最终通过与传统式课堂进行效果比较,发现探索性课堂的学生期末考试的优秀答卷比例比以往明显上升,也受到参与学生的一致好评。最后,何老师借用合成生物学的常用元件对学习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即:学习不需要“启动子”,要涵养永动力;学习善用“转座子”,提升创新力;学习不会“甲基化”,要保持鲜活力;学习没有“终止子”,要具备坚韧力。

何进教授作大会报告

81日下午,陈雯莉教授作了题为《打造微生物学一流课程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学课程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评价考核体系 “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主编出版了系列微生物学优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让知识新起来;重构教学内容,“德育”、“志育”、“美育”与“智育”并举-让学习丰起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强化能力培养-让课堂热起来;构建多层次递进的实践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让学生动起来;完善全过程评价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让学生忙起来。陈老师最后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传统课堂慕课必须合理定位,相辅相成;微生物学教学必须博古通今,与时俱进;混合教学模式必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校际国际合作必须积极推进,互利共赢;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

陈雯莉教授作大会报告

参加此次会议的微生物学教师代表充分展示了我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成效,得到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参会的老师认为会议很好地促进了教学理念更新和学科研究思路拓展,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未来一定会将所学经验运用于教学科研实践,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审核人:陈雯莉)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2101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2001-2010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