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饶子和院士做客首期“生命科学交叉前沿论坛”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2016-12-19 点击量:


 核心提示: 12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前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做客首期“生命科学交叉前沿学科论坛”,为第二综合楼学术报告厅的6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蛋白质机器与创新药物”的学术盛宴。 

 

  南湖网讯(通讯员张帆 孙含笑 晏翎12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清华大学教授、前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院士做客首期“生命科学交叉前沿论坛”,为第二综合楼学术报告厅的6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蛋白质机器与创新药物”的学术盛宴。

  “中国科学家早期就在蛋白质领域做出重大贡献“,饶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蛋白质科学的先驱,包括钮经义院士、龚岳亭院士、杜雨苍先生、邹承鲁院士等,他们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蛋白质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后,梁栋材院士,顾孝诚先生,林政炯先生,王家槐先生,王大成院士等,他们在1970年首次获得胰岛素的晶体结构,这是蛋白质领域早期的重大突破。“获得重大成果的先辈科学家们向后人传播着‘开拓,坚守,合作,奉献’的科学精神”,饶院士高度赞美了先辈们的工作和科学精神。

    谈到蛋白质科学,自然就要谈到结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一直以来发展都很迅猛”,饶院士谈到:“从传统的X-Ray晶体学,核磁共振技术,到现在新兴的冷冻电镜技术,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手法越来越丰富而有力。尤其是冷冻电镜的兴起更是填补了传统方法的缺口,解决了超大分子复合物结构解析的难题,如剪接体,捕光复合体,线粒体膜复合体,30nm染色质等原子水平的结构的解析,都是利用冷冻电镜的方法。”饶院士紧接着又向大家介绍目前活跃在世界顶级科学问题的中国结构生物学家们,施一公院士,颜宁教授,柳振峰研究员等等,并谈笑到,“中国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呈‘遍地开花’式形势,成果颇丰”。

  蛋白质科学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饶院士以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例向大家阐释了这个问题。饶院士长期从事与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研究的载体主要是各式各样的致病病毒,如载卡病毒(ZIKV),甲肝病毒(HAV),埃博拉病毒(EBOV)等等。“如果我们知道病毒的结构,就知道它生活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部位信息,我们针对关键部位设计药物,抑制其过程发生,就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长。” 饶院士介绍到,并深入浅出地以手足口病病毒EV71为例,讲述了EV71生活周期中脱衣壳过程,该过程由病毒特殊口袋释放“口袋因子”而促发。根据病毒口袋设计“口袋因子”衍生物 Gpp3和TJAB1099 能够很好地结合在特殊口袋内,抑制病毒脱衣壳的发生。蛋白质科学研究能够很好地为新的药物设计提供靶点,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帮助。

  随着饶院士幻灯片放映出与恩师梁栋材先生的合照,报告接近尾声,现场进入提问和讨论环节。主持人王学路老师提问:“冷冻电镜技术如此强大,但目前操作还很繁杂,有没有可能让冷冻电镜技术像操作共聚焦显微镜一样简便?”饶院士回答到:“电镜功能虽强大,但还在飞速发展中,例如将光电技术用于电镜成像,到时候就有可能实现你的这个想法。”同是做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殷平老师提问:“基于结构设计药物是做结构人的梦想,请问饶院士是如何准确地设计有功能的药物分子?”饶院士回答道:“联合生物信息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通过三方面科学家不断地讨论,计算和修正,才能设计出高效的药物”。现场还有来自生科院的罗杰老师,张德林博士后,研究生薛缘,来自动科院的彭贵青老师等提出问题和饶院士共同讨论。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2101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2001-2010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