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晏仲元)11月9日下午3点,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参加微生物学前沿论坛,带来主题为“植物-微生物共生的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
王二涛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其实验室现阶段主要以植物-微生物互作的信号转导为研究方向。接着简要介绍了菌根真菌共生的定义及其对宿主植物磷吸收利用的重要生物学意义。随后,他以共生信号建立、共生信号识别和菌根形成这三个阶段的表型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了一系列菌根共生特异的关键信号组分及其分子机制。最后,王二涛研究员重点介绍了最新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通过同位素示踪代谢流的手段,该研究巧妙地揭示了菌根获得碳源的主要形式其实不是传统理论认为的“糖”,而是另一种更为高效的碳源形式——“脂肪酸”。
学术讨论之后,王二涛研究员做了简短的师生交流。王二涛老师认为,学生阶段的科研应该注重加强在前期的科研训练,后期的导师辅佐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