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十届“未来科学家班”第三次课程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开展。60名“未来科学家”学员们在树林花丛间开启了一场植物视觉盛宴。
在水生植物专类园中,指导老师将水倒在睡莲叶片上,让学员们仔细观察水在叶片上的滚动形态,结合这一自然现象,老师针对“何为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为何能沉水”、“为什么睡莲叶片不沾水”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并耐心地解决学员们的疑惑。
路上在经过一株爬山虎时,老师向学员们生动地介绍了这是“五叶地锦”,并由此展开讲述了“葡萄科”的诸多植物们及其特点,使学员们对植物分类有初步了解。在途径“树木化石”景点时,许多学员们驻足观看。在关于“树木化石如何形成”的讲解下,学员们亲身感受这些树木化石的特点,并学习植物的硅矿化原理。
在药用植物专类园中,领队老师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引入“罂粟”话题,从罂粟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毒化危害和传播历史等多个角度向学员们介绍罂粟。随后,老师还从茎、叶、果实等方面,介绍了罂粟与虞美人的区别,让学员们对于辨别罂粟和虞美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最后老师在一株杜仲前停下了脚步,向学员们介绍了这个“孤独”的植物(一科中只此一种),并摘下了一片叶子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了“藕断丝连”的特性,并从药用价值和可食用性对杜仲进行了讲解。
最后,武汉植物园向学员们颁发了“小小植物学家”的证书,第十届“未来科学家”第三次课程也自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