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第十届“寻找未来科学家班”第七课暨结业典礼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会议室举行。生科院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代表出席了结业典礼。70位同学经过7次课程的科学探索,拿到了结业证书。
本届“寻找未来科学家班”从3月启动海选,从400余名报名者中选拔出70名学员组成“寻找科学家班”成员。科普基地精心安排七次课程,新开课比率达到42%,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多个领域;活动形式活泼多样,充满趣味性,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操作,既有传统的采茶、插秧等农作体验,又有贴近生活的“动物会得什么病”。其中“合成生物学大揭秘”等课程为首次开设,由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五次摘得金牌的华农iGEM团队授课。
毕业典礼上,周菲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说同学们通过活动不仅学到科学知识,更重要是体会到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她鼓励同学们:“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未来路还很长,你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颖祺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说,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时光老人送给了我三件礼物:第一个礼物是知识,我懂得了更多的科学知识,领略了更多的科学道理;第二个礼物是关爱,朋友间的互相帮助、友爱团结,老师和志愿者不厌其烦的教导,用汗水浇灌,用爱心培育;第三个礼物是喜悦,每一个科学实验的背后都是汗水,做完实验虽然辛苦,但成功后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来自硚口区崇任寄宿学校田海瑞同学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她讲道,虽然每次开车过来单程要一个小时,但孩子每次都是早早来到校园,感受华农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以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在这么大这么美的校园里读书。”这些活动在为孩子们播撒科学种子的同时,也传播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
在结业典礼之前,我校转基因水稻团队陈浩副教授给孩子们带来了最后一课“转基因与我们的生活”。他通俗易懂地讲解了转基因技术的“前世今生”,相关产品的丰富功能,科学严谨的监管过程,以及激动人心的发展前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转基因水稻试验田,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基地。陈浩副教授向大家介绍:“基地四周的高墙,为了防止基因污染。网子罩着转基因植物,是为了防止里面的虫子逃跑,需要观察虫子吃了我们转基因作物后的症状,来确定作物具有的抗性。”连日大雨让田里的水深快达到膝盖,可同学们丝毫不畏惧,欢呼雀跃,纷纷踏入水田中,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摇摇晃晃地走着,认真地插下一株株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