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左覃艳)名师示范课、教学培训、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学设计大赛…各种各样提升教学能力活动面向生科院青年教师开放。
坚持名师示范,树立教学标杆
4月14日上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湖北省教学名师姚家玲教授在四教A210开展植物学翻转课堂的名师示范课,近30名青年教师到课堂观摩。该节课为《植物学》SPOC的线下讨论课,全班学生4人为一组,随机抽选讨论题目,展开讨论,每组选定团队汇报人,结合线上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姚老师则随堂点评答疑。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学生提出如何从进化的角度解释“泰坦魔芋的尸花”,姚老师则引导学生从大花犀角的腐臭花原理推断泰坦魔芋的尸花的原理,并鼓励学生继续查阅资料,提出问题。提到现代生物技术改善植物育种的过程,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园林学院邓秀新院士团队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创制出胞质杂种新品种。同时,她还对同学的PPT制作、汇报时间把控等提出了建议。
课间,姚家玲老师与青年教师分享经验与心得时谈到,SPOC采取线上+线下的学习互动模式,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青年教师张晓妍教授表示从姚老师的示范课中,明白了SPOC课堂的真谛,周志鹏教授则表示观摩了姚老师的课堂,对课程思政的方式更加明晰。
坚持教学培训,强化教学技能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4月28日下午,针对青年教师如何更好开展教学这一问题,邀请了同为青年教师的曹敏惠副教授和欧阳亦聃教授在一综A102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曹敏惠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分享了基于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她指出有爱的课程才有温度,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就要走出舒适区,唤醒自我,创新教学,成就最好的自己,也成就最好的学生。欧阳亦聃介绍了群体遗传学备课、授课过程,她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运用“起”-从问题出发,“承”-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转”-从一般规律到学科前沿,“合”-以学生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带动学生“入坑”,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两位老师还与青年教师从如何处理科研教学关系、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何开展全英文教学展开讨论,曹敏惠老师表示教学相较于科研更简单,但要付出更多,教学培训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捷径,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每次培训的机会。欧阳亦聃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坚持和投入很重要,第一轮教学备课会比较痛苦,但经过蜕变后就有底气了,可以更好地平衡教学和科研,上讲台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可以调节科研的挫败感。
坚持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能力
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举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决赛,前期经过层层角逐,最终有12位青年教师参加展示。国家首届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湖北省教学名师孙明、姚家玲、陈雯莉教授等出席担任评委。
竞赛过程中,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将各自教学特色展示的淋漓尽致。史凯祥老师通过水体污染引出水体微生物结构分区、组成和生态学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条理清晰,课后布置了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周志鹏教授通过tRNA各级结构逐步推出tRNA作为Adaptor的作用及结构基础,采用全英文PPT,紧接前沿、巩固新知,鼓励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立志解决分子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吴淑可教授从历史事件引出吗啡的发现、分子结构,阐明吗啡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全程激情满满,生动有趣。评委从教学设计、课堂呈现、教学方法、板书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郑用琏表示,生科院的教师在教学上要做到浑然一体,即情语合一、问答合一、寓教合一、播讲合一、学思合一,希望青年教师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把教学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据悉,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一流人才,将2022年定为学院“教学能力提升年”, 学院将依托名师工作室和教师发展中心,继续邀请湖北省名师孙明教授、陈雯莉教授开展课堂示范,将开展课程思政、全英文授课、翻转课堂、教材建设等专题教学培训。同时,学院将结合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坚持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要求45岁以下青年教师采用全英文PPT,并分年度组织PPT、教学设计、教学板书等评比竞赛,以赛促教,切实提高教学能力。
(审核: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