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一综A202会议室,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第五次集中专题学习,中心组成员11人参加学习,校党委第二巡察组组长冯永平和成员匡敏列席会议。
和希顺同志主持会议,他结合学院的实际工作谈到强化党的作风建设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的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者,二是坚持一流的标准做勇担当的敬业者,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勤务实的开拓者,四是坚持与困难做斗争做创事业的奋斗者。袁德军和翁锦周两位同志围绕专题“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师生党员”领学,原原本本地带着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
袁德军同志说,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党和人民群众间的关系,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搞清楚作风建设的问题,就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因为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二是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贯彻党的路线,归根结底都要围绕到为人民服务和廉洁执政上来,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的根本保障,也是助推改革开放的主要动力。三是怎样抓好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将作风建设融入制度建设将之法制化。近几年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用法治思维与方法规范党的干部和党员行为,形成改进了不少制度规范,如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用制度规范了党选人用人原则,要始终通过坚持“八项规定”以及持之以恒地反对“四风”等关键点作为抓手来规范作风建设。袁德军同志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要做到四个加强:加强责任担当,勇于创新干事创业谋发展;加强树立牢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
随后翁锦周同志谈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历史角度看,过硬的作风建设是党治国理政强大的保障。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他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我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延伸。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为基础,同时以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终奋斗目标的。
接着,唐铁军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一起专题学习了近日刚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简称“22条”)。该项举措旨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系统部署,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作主旋律,通过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加强组织保障,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他谈到,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生科院要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院,一定要认真学习落实“22条”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培育一流的人才。他还结合学习陈宝生部长在“六卓越一拔尖”启动会上的讲话精神、翁铁慧副部长近日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讲话精神,汇报了学院开展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建设与申报情况。王学路院长谈到,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生物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申报工作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乃至学校理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院要形成合力,同时加强与其他学院、其他部门协作,促进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金安江、孙明、林拥军等参会的同志纷纷就上述学习内容分享体会。张启发院士谈到,近期他主讲刚结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给他很大触动。他说,这是一个272人的大课堂,课上互动并不算太多,但课后学生反馈很好,他经常被学生围起来问问题,还希望他能多开些课,使他很受鼓舞。他再次强调了应倡导少而精的教学,课堂上要精讲,课后要尽早进实验室,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对于填鸭式的讲课方式以及挑战度不大的课程内容,学生大多希望改善。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同学还提出了几条希望得到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张老师建议同学们将问题梳理总结成文,他会适时提交给学校。张老师强调,新形势下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育人,加强课程思政,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志气而不仅仅强调兴趣的作用,要让学生把自己置于历史洪流中去思考,如何让自己在同龄人中更出色更优秀。广大青年学生要有危机意识,年龄不是玩乐的资本和理由,应该是奋斗的资源与优势。
冯永平同志听取大家发言后说,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理解是,守初心是初衷,落脚点仍然是推动学校的事业发展,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生科院作为“学科建设的生长点,教学改革的辐射源,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区”,一直在学校各方面起引领作用。他建议将需要落实的计划和项目做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提高落实的效率。
文字、照片:熊晖
审核人: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