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发展规划

首页 - 学院概况 - 发展规划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自1994年建院以来,抓住生命科学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机,以建设研究型学院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条件建设为保障,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近五年来,学院事业取得了新进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师资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实力增强。对照“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均已基本实现,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为在学校率先建成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与现状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现状

1学科建设。生物学一级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2012年,生物学参加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在100个参评单位中,生物学一级学科排名并列第八,排名较上次评估前进三名。2013年生物学一级学科再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5年5月,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覆盖面从传统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向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等新兴学科领域扩展。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建设特色明显,产业转化有亮点,水平稳中有升。2011年取得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2年生物工程成为一级学科,学院由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改建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学科发展更注重顶层设计与阶段谋划,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生物学与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发展规划(2013-2017),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学科方向,确定学科建设带头人。

2队伍建设。师资力量得到大力增强,人才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创新团队茁壮成长。全院现有专任教师97人,正高职称51人(53%),副高职称36人(37%),中级职称10人(10%)。小于35岁11人(11%),35-45岁之间52人(53%),45-55岁之间26人(27%),大于55岁8人(8%)。有博士学位的81人(83%)。有海外经历的66人(68%),异缘学籍72人(74%)。行政管理人员16人(其中辅导员6人),实验技术系列人员16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4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5人,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湖北省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7个。学院坚持人才引进的高标准,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师资博士后。五年来共引进教师2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引进的人才中有1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2人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引进师资博士后 5人,发展博士后52人。师资总量不足得到初步缓解,师资整体水平继续提升。

3.教育教学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2331人,其中本科生1351人,研究生980人(含博士研究生299人,硕士研究生642人,留学生39人)。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型学院教学工作新思路。“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7篇,出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编印著作10余部,获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项目1项,生物工程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大幅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290项,资助金额515.65万元。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107项,资助金额20.65万元;理科基地项目立项151项,资助金额431万元;生物工程项目立项32项,资助金额64万元。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均获金奖。

4.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实力得到增强,科研产出质量明显提升。原有的科研积累逐渐得到显现,在科研获奖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一共获得1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包括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湖北省科研成果奖。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课题等共510项,新增经费6.68亿元,到账经费5.07亿元,年人均科研经费105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78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39.08,影响因子大于9.048篇,平均影响因子4.035。获得授权专利121项。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升。在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实现在三大刊的突破。在NATURE系列子刊发表论文13篇,在Cell系列子刊发表论文2篇。在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发布的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排名中,张启发院士入选“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全国第1名,王石平教授列全国第19名。在“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熊立仲入选全国第45名;在“免疫和微生物”领域,王革娇排名33。

5.条件建设。学院于2011年底整体搬迁至第一综合楼,学院整体发展空间得到改善。在第一综合楼建设了功能先进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布局科研公用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了蛋白质平台、流式细胞平台、代谢组学平台和发育生物学基地。在基因楼建立动物发育生物学科研平台(约700平方米)。2011年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农业生物功能组学”项目验收,微生物与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平台得到改善和提升,本项目获评学校“211工程”三期建设优秀项目。2015年配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第二综合楼搬迁,配合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验收工作。

6.国际合作。利用学校支持学科建设的契机,学院自2014年开展了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和微生物学前沿论坛两个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院交流,增强了与学术同行的交流,提高了学院知名度。对外合作领域拓宽,国际交流层次提高。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成功举办国际水稻功能基因组大会、第二届“国际油菜素甾醇会议”、两岸三地植物生物技术研讨会、NSFC-CIMMY 双边“玉米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讨会”、第11届光合生物四吡咯光受体国际会议、第三届基因组学及作物遗传改良国际学术交流会、微生物和昆虫联合生物转化有机废弃物机制和应用国际学术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安排12名教师出国高访。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建立起了稳定的互换交流学习机制。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目前共有来自美国、埃及、朝鲜、巴基斯坦等十余个国家的39名留学生在我院学习,建设了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光生物与光遗传、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微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等一批留学生骨干课程。

7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巩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成果,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巩固“四风”整改工作成效。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推荐提名组织工作,张启发院士当选为十八大党代表。顺利完成学院党政班子和党委换届调整工作。认真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双带头人”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积极推动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活动立项,实现了党支部活动形式多样,收效良好。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坚持勤俭办院、廉洁工作。积极推进民主决策、院务公开,特别是针对职称评定、津贴分配、基地班分流、奖学金评选、党员发展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及时进行公示。全面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开展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案例警示教育,建立健全防腐拒腐的工作机制。积极做好困难教师、离退休教师关怀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支持工会组织开展师生合唱团、教工羽毛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文体活动。成立青年教师俱乐部,支持青年教师自发组织开展“happy hour”。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在20周年院庆之际,编写了学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实——《追求卓越之路》;新建院名石、院友照片墙,调整第一综合楼空间布局;在实验教学中心进行警示性、提示性、励志性的文化标语建设。

8.制度建设。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定、岗位职责等方面已经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规范。修订了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民主科学制定各项政策。制定了《生科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和《生科院教授委员会章程》,成立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各项专门委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制定了博导考核机制,博导能上能下,并且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在学生管理方面,制定了学生学籍预警与退学、研究生管理实施细则、研究生学术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评定办法等管理文件。在资产管理方面,出台《生科院第一综合楼A座科研用房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提高科研用房使用效率。

9学生工作。积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未发生重大安全稳定事件。认真做好心理困难、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共发放国家助学金400余万元,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300余万元,未发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事件。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和友好企业来校设立奖学金,新增院长奖学金、杜邦先锋奖学金、陶氏益农奖学金、绿天地奖学金、菲沙基因奖学金、联想生物奖学金、新华扬奖学金等学院奖学金,学院奖学金总金额达到88万元。大力开拓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近五年共毕业本科生1394人,有838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占毕业生总数的60.11%。

10.社会服务。顶天立地,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全国农业生物技术科普基地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举办了六届“寻找未来科学家”班,获得社会广泛好评;每年参加全国科技周活动和科普日活动,暑期组织科普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转基因科普宣传;申报新一轮国家科普基地(2015-2019)并且获批。2014年,作为科技部863计划农业技术领域的唯一重大项目,“绿色超级稻”项目得到科技部的延续资助,“绿色超级稻”成为水稻育种的新目标。学院与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平安种业、菲沙基因、新华扬生物股份等4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包括设立奖学金、提供科研经费、合作研究、产品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面。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共转让专利12项,转让金额614万元。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雷家畈村开展“111”计划,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二)差距与不足

1.学科建设方面:学科发展不平衡,两个一级学科间实力相差较大,生物工程需要加大力气建设。学科方向偏窄,生物学一级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研究以及微生物学研究两大块,其他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成长。学科影响力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科知名度,增强学科软实力。

2. 人才队伍建设方向:教师底盘总量偏少。面对全国生物学第一梯队的激烈竞争,学院的重量级标签人才和创新团队数量仍然偏少。学科领军人物、战略科学家的培养或引进需要大力加强。生物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实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学院事业发展需要。

3. 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两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固化程度不够,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奖数量偏少。

4. 科技创新方面:在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有组织的科研谋划不够,团队协作和合作不够,与行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契合度不够。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国际学术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不够多,服务社会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够。

5. 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发展空间不足,目前空间不足以支撑生物学一级学科深入系统的研究。学科公共平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相关支撑条件和政策有待完善。

6.国际化方面: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学生出国访学比例偏低,国际科研合作数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学院涉外事务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二、发展形势分析

今后五年,既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爬坡上升期,也是建设研究型学院的攻坚时期,能否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关键在于凝聚全院师生员工的智慧,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真抓实干。目前,学院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

在科技领域,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为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在产业领域,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自然科学,研究呈现系统化、规模化、数字化趋势。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这些为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围绕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一流”目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在《华中农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指导下,在学校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学院要继续当好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头羊,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使生物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以上这些都要求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服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顺应高等教育和科技改革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事业发展既迎来许多难得的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三、“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办院精神和“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的建设思路,以研究型学院建设为中心,以一流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为保障,围绕“质量、人才、产出、特色、制度”等五个发展关键词,解放思想,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建设成为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办学的先行区、内涵发展的示范区;建成在国际学术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三)核心指标规划

1.学科发展指标。全方位推进生物学一级学科内涵发展,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力争新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进入ESI前1%,保持生物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一梯队(前10%)的地位,拓展学科领域,建设和发展好生物医学。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引进2-3个学科方向带头人,加强学科方向凝练,形成2-3个稳定的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努力建成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

2.人才队伍指标。着力引进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人才,用好现有人才,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学术实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专职教师数量达到12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达90%。按照学科发展规划有重点的引进15-20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青年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引进10-15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力争新增院士或有效候选人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重点培植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新增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湖北省创新团队2-3个。

3.人才培养指标。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保持在125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1100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1.2:1。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有较大提高。新增国家和湖北省教学名师1-2人。积极固化教改成果,获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3-5项,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建设慕课课程2-3门,开发精品实践课4-5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5本,建设5门全英文课程。

4.科技创新指标。加强谋划和培育,全面提升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能力。紧密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和培育,积极争取和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全院教师年人均科研经费达到150万元左右。提高横向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年均经费达到2000万元左右。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促进科研工作内涵式发展。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1-2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0篇。在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刊发表论文1-2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9.0的SCI收录论文50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4.5。鉴定成果10项左右,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项。获得授权专利180项,提高专利转化效率,转化专利达到20项,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3项。

5.国际合作指标。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5-8次,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讲学50次以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0人次以上。重视学生国际化培养,拓宽交流渠道,使本科生出国访学比例达到10%-15%。派出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达到200人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达到500人次。留学生人数有较快增长,达到100人。鼓励老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任职;鼓励教师出国游学,使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5%;鼓励老师积极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力争新建国际联合实验室1-2个。

6.条件建设。与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配合,推动新建微生物学研究大楼。按照学科辐射面广、开放共享程度高、日常管理科学规范的要求,完善蛋白质平台、流式细胞平台、植物活体成像平台,建设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与合成生物学等院级或校级公用设备平台。强化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开放程度,为本科生创新实验提供平台保障。建设显微互动平台,提高显微结构课堂教学效率。建设工科校内实训基地,为生物工程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场所。在生物学一级学科和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各新建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新增校外教学科研合作基地3-5个。


四、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

(一)学科领先战略:整合资源、彰显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科竞争力

继续做好“顶天立地”,学科布局统筹谋划,把握好学科优势和特色,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寻找突破点,重视学科交叉融合。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在巩固已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发展新兴学科,扶持弱势学科。

生物学一级学科,要继续强化以农业生物为特色的研究系统和方向,不断向基础生物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不断挖掘基础研究深度,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升学科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竞争力。在保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表观遗传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计算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积极发展以模式动物为系统的新兴研究方向。注重已有资源和新建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优势方向、特色方向、基础方向和新兴交叉方向的协调健康发展。

生物工程一级学科,通过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等方式,明确学科主要发展方向,打造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大力推动生物工程向前沿基础研究和有重大影响的应用研究两头延伸,积极拓展合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领域,在生物资源转化利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物发酵产品开发、超级增产菌的应用等方面加速产业化进程。

(二)人才汇聚战略:保证质量、引培并重,建设高水平人才师资团队

将人才工作作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点,常抓不懈。建立海外招聘长效机制,重点引进学术带头人和年轻PI(35岁左右),适当引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和师资博士后。继续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和定位,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服务于学院和学校事业发展。探索建立高级职称教学岗,让少数基础课教师全心投入教学。针对学科差异,完善分类(基础和应用)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国家重大专项、学科重点研究方向,整合人员与资源,大力培育和打造国家和国际级的创新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实验工程技术人员的引进和管理模式,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技术过硬的实验工程技术队伍。

(三)教学卓越战略:优化生源、创新教育,致力于一流拔尖人才培养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育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不断创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模式,推进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优化生源、制度创新、国际化培养、保障就业等措施,保持基地班的吸引力和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推进生物工程国家专业综合改革,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梳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大案例教学、综合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推广。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继续扎实做好本科生导师制“千问计划”等活动,推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吸引优秀学生进行本-硕-博贯通学习。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才。

(四)科技创新战略:抢抓机遇、协同创新,全方位提升科研产出水平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加强顶层设计,争取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充分发挥集体合作、团队协作的优势,坚持资深教授帮扶年轻教师的优良传统,努力挖掘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产生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以产出质量为导向的激励和晋升机制,促进原始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争取在国家三大奖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重要突破。以植物生物学前沿论坛、微生物学前沿论坛、“生命科学在华农”学术年会、教师俱乐部、名师讲堂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常态化,形成活跃而深厚的学术氛围。积极推进“111计划 ”和“双百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智库和思想库作用,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打造1-2个具有知名度的科普品牌活动,扩大国家科普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五)国际合作战略:积极主动、拓展渠道,大力促进对外开放

实施教师“1+1”海外合作伙伴计划,鼓励青年教师在海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游学”,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在国际组织和国际期刊任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教师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积极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及学院社会声誉。积极拓展渠道,健全学分和学位互认机制,扩大学生海外游学规模,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健全和优化留学生培养体系,增加留学生人数。

(六)条件支撑战略:多方争取、统筹规划,改善提升教学科研条件

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满足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争取建设学校综合改革试验区,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动物发育生物学平台、工科校内实训基地等建设,协助推进微生物学研究大楼建设。完善学院公用平台设备建设,促进开放共享,探索建立24小时动态开放的平台管理机制。不断加强两个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外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七)文化引领战略:科学管理、加强党建,建设高素质服务队伍

加强党的建设。认真抓好学院党政班子建设,坚持学院党政班子定期碰头例会制度,坚持党内学习制度与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抓好学生党支部思想和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年教职工入党;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深层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在教学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强化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预警防范意识,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认真规范经费使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学院治理结构,推进专家治学、民主治院,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坚持党政联席会议例会议事制度,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在专项事务中的咨询决策作用,通过二级教代会、全院大会等形式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院事务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全面提升学院治理水平。加强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生科精神,继承和发扬学院的“卓越文化”“团队文化”“诚信文化”等优良传统文化,积极倡导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教风和学风。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2101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2001-2010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