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生科导师学校——聚焦创新团队建设

来源: 责任编辑:杨时萌 发布:2022-05-31 点击量:


(通讯员:杨时萌)5月27日下午4点,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六楼会议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共同举办了第23期生科导师学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主持,近40位导师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孙明教授代表微生物农药资源开发与新产品创制团队做了发言。他指出团队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拥有共同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目前团队在两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一是积累了国际上最丰富Bt菌种资源库,在Bt杀虫蛋白基因资源发掘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开发了国际上首个商业化防线虫Bt制剂HAN055。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团队于2012年和2022年与两家知名企业完成了各2000万的科研成果转化。谈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他说道:“基础研究是产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关键支撑和技术突破的源泉,团队将在微生物农药研究方向继续坚持基础研究端、应用研究端和产业开发端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努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接着,彭楠介绍了益生菌智造团队发展规划,在未来五年坚持四个面向,以创建一支国内著名的益生菌智造团队为目标,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组编辑工具,搭建益生菌合成生物平台。他说:“我们团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研发超级益生菌,尽我们所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拥有安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他坚定地说道,接下来团队将集中优势力量推进益生菌种质资源库WDCM认证和申请专利。

随后,曹扬荣教授介绍了生物固氮创新团队的建设情况。他从凝练的生物固氮关键科学问题、团队发展方向、目标和合作机制四方面展开。团队基于根瘤菌匹配、根瘤菌入侵以及根瘤发育系统开展根瘤菌宿主专一性的调控机制研究,基于共生通用信号线路设计根瘤菌共生特异信号通路,探索非豆科固氮可能性。他表示,团队将围绕非豆科固氮和高蛋白种质这两个方向布局人才,优化固氮创新链,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为生物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来自光合作用研究团队的端木德强教授介绍了如何解决光能高效利用的技术问题。他说:“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日成熟完善,但我们仍要去探索其中更深层次的奥妙,着力实现光能的高效利用。”接着,端木德强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团队发展举措,优秀人才培养、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将致力于开展高光效机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面向学科前沿领域。关于团队发展前景,端木德强教授表示,团队会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完善改进领域短板与缺陷,致力探索科学前沿。

张启发院士与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张启发认为,创新团队的研究目标设定至关重要,要打破旧有范式的束缚,重点围绕“四个面向”建设研究高地。范金凤书记强调,创新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是“有组织的科研”的具体体现,更是答好时代之问的必然要求,值得每一个老师深入思考。对于未来人才培育和发展,她谈到,学院将推出“龙云计划2.0”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发展,按照“自由组合,择优支持、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审核:范金凤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2101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2001-2010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