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que Terre

教工党建

首页 - 党建工作 - 教工党建 - 正文

【教授红讲堂第6期】王学路谈超越绩点、学以致用

来源: 责任编辑: 发布:2017-03-19 点击量:


从现实着手,与14级生科学子面对面谈学习、话未来。317日晚,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学路教授做客“教授红课堂”,深入走近学生身边,以“超越绩点,学以致用”为主题,从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谈到对科研、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给正处在人生关键节点的学子们以切实的建议,为学子们答疑解惑。生科院党委副书记赵小剑、副院长金安江及辅导员老师亦出席了本次讲堂。

2014级是我到华农招的第一届学生,这一届学生是非常优秀的。”王学路谈及此次讲座的初衷,“我对在场的学子寄予了厚望,因此非常想和大家交流。”他希望学生能从交流中获取真正有益的内容,对将来的学业及人生规划有所裨益。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

“绩点重要吗?当然重要。”王学路抛出一个设问句。他以个人出发,讲到22年前初到美国留学的经历。他谈到,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远不如今,无法承担留学这么大的一笔费用,很大程度要靠赚奖学金来支撑。要拿奖学金分数至少要B以上,然而自己的《高级植物生理学》第一次考试就考得很惨,分数只有D,所以压力可想而知。“因此说绩点是重要的,是基础。”王学路说,即使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为了顺利毕业,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绩点。

在他看来,“绩点”一词代表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是巨人的肩膀。”只有把基础真正扎实掌握了,才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灵感,在将来做得更好。但王学路也表示,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应当是多学习前沿的知识,而非埋头于相对死板的知识,过于计较绩点。他也提出了自己开设课堂考核中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占比而增加平时学习比重的想法,更强调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希望学生能基于一定基本的同时,着眼于更远的发展。不管未来从事何种行业,扎实的基础都是用得上的。

当在场同学问到“如何把科研知识真正用于生产,服务三农”,王学路也说,没有基础知识的研究是无法实现大变革的,还是应当先把基础研究做好,未来再去做应用研究也是没问题的。

拒绝死记硬背,学会灵活运用

“考试有时候并不能反应是否真正学会。”王学路不赞成很多学生“以分数作为大学的目的”这一观点。走上社会以后,最重要的还是专业基础和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王学路告诫学子们,在大学这一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只有分数是远远不够的,灵活掌握才是真正的目的。

他以一个关于高考生的社会调查作为例子。自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涌现了3300多位高考状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状元中踏入社会后没有一个成为行业领袖。现实研究结合十几年的观察,王学路认为,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些状元的调查数据,也多少反应出高分并不代表一切。“以我自己来说,在美国学习的《高级植物生理学》是当时所学四门必修课中最低的一门,反而这个方向变成了我人生的career,”王学路说,“即使没有高分,也可能改变一生。”

“大三正是应该融会贯通的时候,学会了这个,才能在以后去回答为什么,”王学路对在场大三学子说,“把知识灵活用在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才能说是‘不愧于自己的专业’。”

诚论科研二三事

“准备好了吗?”对马上就要面临未来选择的大三学子们,王学路给出了一些建议。生科院每年有50%左右的学生都会选择读研深造,在科研领域发光发亮。王学路说,进实验室做课题,切忌“到处跑来跑去”,实实在在做事儿才是关键。他回忆自己读博士期间从事玉米营养品质方面研究时,课题的难度使其进展很慢。同期其他课题的同学大多两三年就获得了发表,但他1995年开始做,2001年发表,前后花费长达六年的时间。但王学路认为这些并不重要:“不要太在意自己做了什么课题或者其他,而是要系统坚持地做事,其间获得的训练最重要。”

谈及华农的科研环境,王学路连用三句话来概括:优良的学风、优秀的老师群体、优秀的平台。他认为,学校在学科建设、硬件设施和体制上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学生们进实验室仍存在一大问题——“问问题太少”,现有阶段的学生们缺乏与老师的交流,对于问题一知半解。“老师很喜欢学生来问问题,”王学路认真道,“只有了解清来龙去脉才能收获更多,在搞科研中要养成这种好习惯。”同时,遵循学以致用,把知识到实验室整合,用到实际研究中,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有同学提出“感觉大学期间并未学会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地思考”时,王学路认为一是可能由于有的老师讲课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未来要更多地去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讲,去假设发现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推论结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另一则是在于学生自身,应该多做课题,多进实验室多提问,“不是简单做事而已。”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2101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2001-2010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